本文刊于第102期——专题
韩莹
梳理近年来引起争议的官员形象失败案例,会发现,它们几乎有一个共同的后缀,即奢侈品。
在这个大部分人还在为买房子、养小孩而发愁的国家,拥有奢侈品无疑只是少数人的特权。他们可以是商人,也可以是暴发户,但绝对不能是官员。因为以这个群体有限的工资收入,很难撑起这种高昂的消费。即使在公务员享有高收入水平的欧美国家官员,在这方面也会非常谨慎,他们担心的倒不是被质疑财产来源,而是担心被政敌或选民抨击价值观。
其实,就中国的整个官员群体来讲,热衷于穿戴各种名牌的官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。在某私人俱乐部工作的张燕(化名)在接受《博客天下》记者采访时透露:“我接触过的有北京市的区长,地方省会城市的市长、副市长等,真正懂点儿道的人,一般不会在公开场合穿名牌的东西。他们很低调,而且哪怕是在一些私下聚会上,也从来不会为了显摆而戴名表。”
张燕表示,这些年在她所接触到的官员身上,看到的稍微好一点的东西可能就是眼镜了,会用到名牌,但也是LOGO不会很突出的那种。
在另外一家高级会所上班的李丽(化名)对此亦有同感,她解释称:“一般到了一定位置上的人,是不会把名牌这些东西穿在身上的。别人给他们送礼物也不会送给他们本人,而是送给他们的家人。”
据记者调查,流行于官员中的奢侈品牌并不多,最普遍的可能要数阿玛尼、爱马仕、LV等这些辨识度较高的外国产品。李丽说她们公司的礼品库里唯一常年准备的礼品就是爱马仕,有皮带、丝巾、钱包等小物件。起先有人特别不能理解,为什么要买这个品牌?后来才明白,官员就认这个牌子,你送他别的,他可能不认识。“从这点来说,爱马仕在中国的品牌推广做得很成功,至少官员都知道它值钱。”李丽笑称。
除了这些人尽皆知的外国货,近来一些国内的品牌也逐渐引起了官员们的注意。李丽告诉记者,北京有一个服装品牌叫“白领”,很多商场都有专柜,也有专门店,里头的衣服出奇得贵,几乎能与国外奢侈品牌看齐。它们的受众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内女性官员。另外,西安有一个服装品牌,“找克林顿做代言广告的,山寨的很,还巨贵,但是在西安,这个品牌超级流行,真的不比世界名牌便宜。一件羊绒大衣上万,没有什么LOGO,官太太和女性官员很喜欢买”。
当然,不排除一部分官员喜欢定制服装。定制的好处是既能巧妙的掩饰身材的缺陷,又能加入自己的个性创意,更重要的是不会暴露商标。“红都”堪称中国的“红色裁缝”,从建国到现在,一直在为中国高层官员服务。红都的顾客包括了从毛泽东开始的所有中共最高领导人,以及众多的中央领导。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,国家主席胡锦涛身着的深色中山装礼服,就是由红都公司设计制作的。据媒体报道,每年两会期间,红都独家承担为全国人大、政协委员制装的任务;1999年后,红都开始进入代表驻地服务。
与动辄数万元的奢侈品牌相比,红都的定制价格要算低廉。他们至今保持着一档2000到3000元的中低端价位,为的是照顾一些有特殊关系的老同志、老顾客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