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《博客天下》杂志官方博客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16

如何破除中国式谣言

$
0
0

本文刊于第101期——名利场

本刊特约撰稿 韩戍


    估计很多人都曾看到过这则著名的网络谣言:“一个女孩去网吧上网的时候,找个空位坐下,突然感觉一阵疼痛,好像被什么扎了一下。她站起来检查座位,发现有一根针头扎出椅面,旁边还附着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:你已经感染了HIV(艾滋病)。”不仅是艾滋谣言,还有地震谣言、辐射谣言、医院偷肾谣言、麻辣烫生虫谣言,加之前段时间的庐江官员艳照谣言,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谣言充斥的世界。谣言为什么会产生?谣言折射出一种怎样的社会关系?如何真正有效地消除谣言?我们看到的,多半是短平快的时事评论,但真正有助于解决问题的,还应该是《当代中国社会的网络谣言研究》这种研究著作。
    网络时代的造谣门槛极低。很多人并无恶意,常常因为无趣和“闲得蛋疼”,便随手制造出一则谣言。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极快,一则谣言可以迅速通过短信、微博大量复制转发,形成暴风骤雨式的优势性舆论,造成大面积的人心恐慌。网络谣言极具杀伤力,若针对个人,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对个人造成严重伤害;若针对国家和社会,常会造成诸如抵制家乐福之类严重影响中国国际形象的恶性事件。
    但是,谣言的内容虽然荒谬可笑,也并非完全没有根据;传谣者虽不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,却也并非都是脑残;谣言虽然虚假,却是一种对中国社会的合理想象,即所谓“真实的谎言”。比如这几天江西景德镇新华医院偷摘孕妇肾脏的谣言,虽然偷摘肾脏而不被发觉从理论上难以操作,但该医院院长的确因为参与非法买卖器官而被逮捕。HIV病毒谣言虽然是对20年前美国谣言的原版复制,却折射出了国人对血液卫生安全的焦虑。庐江艳照谣言,虽然主角另有其人,但因媒体对落马官员生活堕落的报道太多,网民很自然地根据想象对号入座。瓮安石首事件中,谣言更成为一种博弈,家属缺乏正常的申诉渠道,不得不传播谣言以扩大影响,争夺弱势群体的话语权。总之,谣言很少是单纯的谣言,常常折射出中国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。某种社会变革的诉求,也常常在谣言的背后若隐若现。
    作者认为,网络谣言的根源不在网络而在社会,与其封堵不如疏导,与其希望彻底消灭,不如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。作者设计了一个所谓“网络谣言综合免疫系统”,希望结合预警、控制、防范三大体系的联动,来行之有效地消灭谣言。但是,作者还是站在一个类似智库的立场上发言,对于诸如官方柔化态度,重建自身形象,努力提升公信力,扩大言论渠道等真正消灭谣言的有效手段,未有详细论述。而且,作者也比较忽视专家在辟谣中的作用。从笔者自己的体验来看,比如麻辣烫生虫问题、碘盐防辐射问题、偷摘肾脏问题,很多我们觉得是违背常识之论,但又拿不出确切的反对证据,只能抱有一种宁肯信其有的态度。如果此时有权威专家第一时间站出来进行深度科普,远比官方的声音更有价值。


《当代中国社会的网络谣言研究》
周裕琼 著
商务印书馆
2012年6月
28.00元


 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  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  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16

Trending Articles